苗族医药属我国六大民族(汉、藏、蒙、苗、维、佛)药之一。数千年来,苗医药为苗族人民的繁衍生息作出了永不磨灭的贡献。苗族在长期的生产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许多多的宝贵治疗经验,其对疾病的认识、药物归类、治病原则、生命转归、致病因素、诊断方法、疾病预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基础、理论水平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创立了苗医药学理论体系和基本实践。苗族社会中,流传着“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三千苗药,八百单方”的说法。
杨国华、男、苗族、1956年7月生,家传苗医药文化,师传苗医药学科,从业苗医药文化和实践技术活动人员,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数据库(苗医药大师),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宣传站(学科带头人)。2019年依据《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规范少数民族医药信息数据)的政策导向》积极规范苗族医药传承数据传报松桃苗族自治县苗医药数据库规案梳理。2020年依据《贵州省关于苗医药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参学松桃苗族自治县苗族医药健康科普公益宣传站互学互鉴苗医药口传心授学术心得转化书面文字理论体系规范传习,做好苗族医药健康科普公益宣传。
自幼学习杨氏家传苗医药文化汤药技术治疗风湿病、骨折骨伤、骨质增生;一九七六年跟师苗医药大师王秀海院长,学习王氏苗族医药文化外治法敷贴技术,治疗颈痛、腰痛、风湿骨痛,一九七九年出师。2021年评选为松桃苗族自治县王氏苗族医药文化第十二代传习人才。
2020年成立云南杨氏苗族医药基地,开展苗药药材:独角莲、一朵云、金不换、大血藤、透骨草、萃草、水灵芝、山灵芝、路路通、三七、一口血、叶下珠、绞股蓝、苠麻、紧花仙草,等乡村产业种植培育。
2019年10月26日,代表云南从业苗医药文化和实践技术传承人オ,参加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苗医药分会与第五届贵州省民族医药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交流学习苗族医药文化。
云南苗医药团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苗医药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把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带回云南,齐心协力保护苗医药文化,同舟共济发展云南苗医药事业产业。
云南苗医药代表团,观中国贵州苗医药博物馆,学习贵州苗医药发展步伐,共享贵州苗医药数据建设,协同规范云南苗医药传承人才数据梳理,传报入贵州苗医药数据库。
屏边苗族自治县四寨街科先苗医馆主治病类:脑梗塞、耳炎、鼻窦炎、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骨质增生、肝炎、肺炎、肠炎,胃炎、心脏、肾结石、风湿麻木、走经风、走骨风、风湿关节炎痛风、水肿病、瘤子、淋巴结、皮肤病、脱发、妇科等一切杂症。
杨国华 联系电话1346625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