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健康网 > 新闻 > 国内 > > 初秋之际,“三阳”陆续出现 应如何预防?
23-08-11 18:12

初秋之际,“三阳”陆续出现 应如何预防?

近日,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三阳”了,微博话题#新冠三阳的人开始陆续出现#也登上热搜,引发热门讨论。

根据央视报道,立秋后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降温等天气变化,也正是在这种季节交替之际,气温的骤变和室内外温差的加大,使得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

8月9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家族”新成员——XBB.1.9.2“后代”EG.5冠状病毒株,归类为“关注变异毒株”,这一最新变异毒株已在美国、英国等地广泛传播。

新冠变异毒株在国外广泛传播,加上夏秋之际,早晚温差骤变,“新冠三阳”是否开始流行,成为大家关心的问题。

新冠三阳会来吗?

大众日报记者采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刚,他表示:“总体上新冠阳性的次数越多,症状越轻。随着新冠阳性感染的不断增加,机体不断出现交叉免疫,所以症状会越来越轻,症状轻到可能也就不再去检测。所以我觉得对于大多数免疫正常的普通人来说,不用太在意所谓几阳的问题。”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新闻坊》记者从沪上医院发热门诊和感染科了解到,目前上海新冠感染水平和全国保持一致,处于低位零星散发状态。

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记者,门诊新冠感染人数确实有所增加,但总体来说仍处于低水平流行。虽然不排除感染者会继续增加,但现在门诊感染者主要是首次感染和二次感染的,三阳患者非常罕见。

”考虑到检测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差异,目前的波动应该尚在可控的范围内,居民仍然可以保持平常心。”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目前更重要的是分析症状监测数据,如果新冠感染导致新的临床症状,或者重症率、病死率显著上升时,疾控部门会发出警报,大众需要根据指引加强个人防护。

按照免疫力周期推测,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今秋11月左右。

就目前,一些网友表示自己“三阳”后,有的症状比前两次轻,有的则表示症状比较严重。而距离上一次新冠“二阳”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目前我国的新冠主要流行株是什么?感染新冠的概率如何?再次感染新冠后症状会怎样?

新冠“三阳”一般有什么症状?

根据网友反馈,新冠三阳患者基本患有发烧、乏力、咳嗽症状出现。下面带来不同网友三阳症状表现:

山东网友三阳症状:发烧三天,全身过敏,夜里上厕所突然晕倒。

吉林网友三阳症状:这次阳了还是很严重的,发烧两天,然后咳嗽痰多胸闷,嗓子疼,最后去发热门诊开的是新冠病毒药,七天才见好转。

广东网友三阳症状:心脏跳的好快,发烧不退,也打针也输液。

季节交替,如何预防新冠“三阳”?

下一波新冠流行可能出现在今秋11月左右。现在正值秋季,早晚温差更大,局部地区降雨增加,新冠和感冒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更快。如何在立秋之后的季节交替之际做好预防?

1、接种疫苗:疫苗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根据当地疫情和政府指导,及时接种疫苗并完成接种计划,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三阳的风险。

2、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正确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等是预防病毒传播的基本措施。坚持这些卫生习惯可以减少病毒接触和传播的可能性。

3 强化个人防护:根据当地疫情和卫生部门的建议,合理选择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特别是在疫情高风险区域或密集场所,加强个人防护措施更为重要。

4、避免接触患者或疑似病例:尽量避免接触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或疑似病例,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可适当进行家庭备药,备好退烧药、止痛药和板蓝根颗粒等中成药和体温计等。

6、当有感冒症状,可采取中药或中成药进行预防,如口服板蓝根颗粒等。出现病症,应及时就医。

临床试验统计分析显示板蓝根颗粒对上呼吸道系统如鼻和咽部的流感病毒感染具有非常好的疗效,因此在患流感早期,服用板蓝根颗粒的效果会更显著。

药店内的白云山板蓝根等抗病毒防流感产品深受欢迎

综上,新冠”三阳“虽然陆续出现,但也正因为大部分人经历了一阳、二阳,只要做好基础的防护措施,大家也无需再惧怕三阳。